新星巷弄書屋《反造城市:非典型都市規劃術》讀書會&龜山不是島分享會側記


「做這份刊物的初衷,是希望大家藉由這份報紙,去認識我們生活的地方,在這裡成長,唸書的時候,我們發現,沒有一個像這樣的物件,可以引發大家的好奇,去探索、認識龜山。」
 
--《龜山不是島》編輯團隊Simon Chang

龜山不是島  H編-紀錄

這是2020年4月的最後一天,也是嚴重感染性肺炎Covid-19襲捲全球,武漢宣布封城後的第101天,台灣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部長,宣布台灣進入連續第五天零確診,然而打開全世界的統計數據,那天世界185個國家達到320萬人確診,22萬多人死於這個流行病毒,全世界停工、停學、禁飛及封城的嚴令仍在,石油價格跌至前所未有的負數,人們面臨1917年西班牙大流感及1930年代經濟大蕭條後的巨大危機。夾帶大量病毒的時代巨輪輾壓下,戴著口罩,保持著社交距離,圍坐在新星巷弄書屋三張木桌旁的我們,還能進行實體的讀書會,顯得異常珍稀。

這天讀書會的共讀書是《反造城市:非典型都市規劃術》,書屋固定在每個月最後一個週四晚上聚會,由店主芸芳或讀書會的成員推薦共讀書,有時芸芳會邀請導讀人,來帶領整場活動的進行,4月30日邀請了微光生活設計室的苡帆擔任導讀人,朋友們都喊她丸子,她和男友浩鉅(Simon Chang)同為銘傳建築系所的畢業生,Simon是龜山在地人,苡帆從小住在三重,但他們2年前,選擇在龜山公所旁邊的巷道裡落腳,整理老屋空間成立個人工作室,以接案方式進行對理想生活改造的提案,多次的行動、策展與調查工作,也吸引了一批志同道合的夥伴,各自在不同領域裡,朝討論出來的共同目標努力。

共讀書《反造城市:非典型都市規劃術》
苡帆製作投影片導讀《反造城市》
 
苡帆以用投影片為引,將全書每個篇章的精華濃縮在畫面和講解裡,介紹了數個「由下而上」引動區域改變的案例,從阿美族的溪洲部落拆遷爭議到樂生療養院的抗爭行動,這些案例提醒我們,城市開發與更新的過程中,這些突然面臨破遷命運的邊緣社群,是如何掙扎、凝聚更多更大的力量,放大自己的聲量,獲得喘息、緩解或翻轉,讓更多人關心他們面臨到的議題?
 
「我認為,抗爭是一種方式,目的不是為了抗爭,而是爭取更多的談判空間,讓事情往更好的方向走。」苡帆分享了處理公眾事務案件的經歷:「之前跟公部門合作的經驗,也學會站在公部門的角度思考,明白很多事情他們不是不去做,而是有自身的,體制上的限制。」

「後來我們發現公民這個身份的力量很大,決定以工作室的形式,讓公民身份能夠發揮效用。」

投影片列出長長的清單,標示微光生活設計室從前身「沒有工作室」開始,不管是申請經費改造隅漏空間、辦理「咕沙郎」市集、進行口述歷史訪查、為移工策展,還是現在進行式的《龜山不是島》地方刊物,都在嘗試利用創新的方式,整合他們所連結得到的資源,改變那些不那麼好的現狀。
 
4月的讀書會,除了常參加讀書會的熟面孔,例如好楓戶農家的曉君、桃園回龜山陣線的理事長JuYu Ko、喜愛蒐藏古書的陳大哥、這一晚沒不用帶小孩參加讀書會,遲到2分鐘還有保留席的地方公務員夏苹、扛著攝影機直衝過來的「曹家洋樓紀錄片」良偉,還來了幾位生面孔。

「我是龜山人,不過是南美、大坑那裡的龜山喔。」

「我也是龜山人,老家原本在龜山後街,後來舉家搬到銘傳大學附近,我在新竹從事精釀啤酒的產業。」

「我是龍華科大USR Hub的文創系老師,旁邊這一位是我的學生,我們對龜山陌生又好奇,希望能多了解龜山。」

微光生活設計室的Simon Chang分享龜山不是島的內容

地方書店的讀書會當然不只是讀書而已,談到《龜山不是島》即將誕生的第2期,話題進入到最近A7磚窯廠的保存議題,大家也愈談愈熱烈,紛紛熱議為什麼政府要大費周章地都更,即著剷除土地的舊記憶,蓋新的大樓,而坐視珍貴的產業文化遺跡被夷為平地?
 
讀書會以書本為媒介,討論龜山的現實議題

一定還有什麼能做的吧,我們一人一信寫給市長啊(「啊信信我已經寫好了!」回龜線理事長JuYu Ko大方地唸出她寫的信),告訴他城市不是只有粗暴的建設,應該要連結土地的記憶,找尋更包容、更多元的可能啊。

讀書會合影,新星巷弄書屋店主拍攝
 
會後,人們交換著聯絡資訊。


「哇原來你是龜山那個老餅鋪的傳人?」

「欸欸,他是開箱南崁的成員之一耶!」

「老師請問你是唸什麼的?」

「我這邊有蒐藏你們剛剛說的那兩間戲院的老照片,你們想看看嗎?」

會後熱絡的交流,互留聯繫方式
  
書店來客本就有限,2020橫空出現大爆發的疫情,更是讓書店的生意雪上加霜,但不怎麼聽到芸芳抱怨這樣的事。4月底的讀書會能照常舉辦,猶如奇蹟。這晚她眼中閃著光,一如往常擔任書屋主人的職務,陪伴讀書會與《龜山不是島》這份地方刊物的開花結果。

 
無論結不結果,這裡的故事,註定會傳遞下去。



留言